We're sorry this project doesn't work properly without JavaScript enabled. Please enable it to continue.
欢迎来到在线教学平台
首页 - 课程列表 - 课程详情
妇幼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课程类型:选修课
发布时间:2022-04-18 15:14:21
主讲教师:王思蕴
课程来源: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建议学分:3.00分
课程编码:xtzx2008

王思蕴,主管护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人文护理教研室教师,毕业于暨南大学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方向,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健康教育、健康照护、社区护理、护理法律与管理等教学、科研方面工作,参研课题4项;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4篇,SCI论文1篇,主编教材1本,参编护士手册1本;参与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项



王连艳,教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社区护理方向,硕士研究生,现任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护理教育工作,主要承担《护理管理》《护理学导论》《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课程教学。编写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四川省教育厅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说课比赛三等奖,微课制作三等奖等奖项



杨京楠,副教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人文护理教研室教师、护理专业负责人,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社区护理方向,硕士研究生。绵阳市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委会委员、四川西部护理学研究中心第一届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近5年来,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及项目7项;参与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项、主研省级精品共享资源课程1项;参与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门,主持校级课程思政获示范课程一门;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三等奖、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四川省护理专业教师说课比赛(高职组)二等奖;论文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发表论文9篇;编写教材5部;获“优秀教师”、“教师节先进个人”、“年度考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代小娇,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专任教师,助教,药师,中药师。本科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药理学专业,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内审员,持有GCP证书。曾在医院临床药学科担任药师工作。主要从事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临床用药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参与国家级中药专业《中药药理》课程资源库建设,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校级课程各1项,参与建设在线开放课程3项,公开发表论文3篇,参与省市级课题6项。



朱钰钊,绵阳市妇幼保健院、绵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部护士长,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沙盘辅导师。绵阳市心理学会第一届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绵阳市护理学会第一届心理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绵阳市第二届急诊灾害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儿科分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康养护理学院行业专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7年,目前主要从事儿童保健相关领域工作:婴幼儿早期教育、儿童心理保健、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等。并担任本院孕妇学校、育儿学校授课老师。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省级科研课题两项,市级科研课题四3项。



杨丹,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教师,讲师。近5年来,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及项目5项;发表论文7篇;参编“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获四川省中医药职业教育协会(集团)第二届说课比赛二等奖、2018年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018年四川省护理专业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学校第二届微课制作比赛一等奖、2019年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赵英颖,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教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国家执业医师,现主要承担《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临床医学概要》课程。主持四川中医药文化中心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参研课题5项。



张珍,讲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助产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护理教育,主要教授课程为基础护理学、助产技能训练、护理技能训练。目前参研校级课题4项;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2本;参与申报实用新型专利3项



张雪霞,副教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教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在本校担任不同层次的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助产、康复、药剂等专业《基础护理学》、《生命教育与临终关怀》、《老年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美学》、《护理导论》、《护理礼仪》、《常用护理技术》、《医疗卫生法规》等学科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指导,在国内各级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EI1篇,主编教材3本,参编教材2本,课题负责人2项,(其中市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课题科研6项(其中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1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门。



何燕,教授,高级育婴师、高级营养师、高级产后康复师、绵阳市静脉输液专委会委员、绵阳市助产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于临床从事助产工作1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工作以来,发表包括中文核心在内的论文15篇,主持及参与省级、市级课题20余项,主持及参与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参编教材13本。曾获得优秀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四川省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四川省工匠杯绵阳市优秀指导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专业长期担任学生技能大赛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省级及国家级奖项。



何海艳,副教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护理教研室教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近10年,教学工作10年,有着较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曾先后荣获四川省高等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课堂比赛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课堂比赛三等奖。近5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于2016年被评为“绵阳市优秀教师”、2018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