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orry this project doesn't work properly without JavaScript enabled. Please enable it to continue.
欢迎来到在线教学平台
首页 - 课程列表 - 课程详情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
课程类型:选修课
发布时间:2022-02-07 10:59:01
主讲教师:苏光辉
课程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建议学分:3.00分
课程编码:xtzx1980

苏光辉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核反应堆热工安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领军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北海道大学访问教授,教育部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工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国际期刊《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主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编写《核动力系统热工水力计算方法》和《轻水堆核电厂严重事故现象学》等核能领域教材及专著5部。


秋穗正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军委装备发展部军用核动力技术专业组成员,国防科技工业核动力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核反应堆热工流体专业委员会理事等,任《原子能科学技术》常务副主编、《核动力工程》副主编等。研究方向: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两相流与沸腾传热,先进核能系统设计。负责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5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出版教材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田文喜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陕西省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担任国际期刊JANDT主编,Frontiers in Nuclear Engineering-Fission and Reactor Design 主编,中国核学会理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分会副理事长。《原子能科学技术》、《核动力工程》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先进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严重事故及CFD模拟等。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能重大专项等项目30余项。发表SCI论文110余篇,出版国家出版基金专著1部、国防工业图书出版基金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0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3),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2、3),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4),国内外会议邀请报告20余次。


张大林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为第四代液态金属及熔盐冷却反应堆热工安全及多物理耦合研究。主持国防973子课题、国防科工局重大核能科技项目、国防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核安全局、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巫英伟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陕西省先进核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核学会核反应堆热工流体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核学会船用核动力分会理事,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教育与科普分会理事,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研究方向: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核燃料元件性能分析。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4/6),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4/8),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5/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5)、二等奖(3/5)。出版教材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12项。


张亚培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反应堆严重事故机理现象学。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课题负责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际原子能IAEA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陈荣华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核反应堆严重事故。近年来主持了包括装发核能专项专题、国防97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及横向课题等二十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教材1部(第7),专著1部(第2),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第5和第7)。


王明军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nuclear Energy副主编。研究方向: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数值反应堆,CFD方法及应用。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国防预研及各类军工横向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核工程领域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参与出版英文专著1部,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8/8),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3/6),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及陕西省教育系统“我身边的好典型”称号等。


王成龙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培养博士,国家人社部博士后创新人才,陕西省优博、陕科协青年托举人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工程》副主任委员、陕西航天新动力联合创新中心委员。主持国家级纵向-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横向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研究方向:先进核能系统热工水力、特种核动力(热管堆、铅铋堆、空间堆等)热工安全设计分析、多物理场耦合方法、高温热管设计研制等。


张魁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项课题及中核青年英才“启明星”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以提高核反应堆安全性能为目标,在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气液两相流试验、理论和新方法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