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丙印 清华大学教研系列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清华大学水利系本科毕业。1988年清华大学水利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土力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主要从事土木和水利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咨询等工作。在教学方面,现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教学督导组组长,清华大学教学顾问,国家级本科生精品课程《土力学》的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还主讲“高等土力学”及“水利工程前沿讲座”等课程。在科研方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岩土材料本构关系、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分析方法、高土石坝工程、近海岩土工程和城市地铁工程等。主持科研课题60余项,参加了我国近30个重大水利和土木工程的科研和咨询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主编大学本科生教材2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约150余篇。
张丙印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1989年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在日本国立群马大学土木工程系任助教2年,在日本(株)建设技术研究所工作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做博士后2年。2002年回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讲授本科生国家级精品课《土力学》和研究生清华大学精品课《高等土力学》等4门课程。 现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和土力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土工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土工仪器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工程学报》副主编等职。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主持多项重大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教学奖和科技进步奖8项。
张建红 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秘书长,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近海岩土工程(Offshore Geotechnics)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讲国家级本科生精品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土力学》,参编本科生教材《基础工程》。两次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多次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主要从事海洋岩土工程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基础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吕禾 负责及主讲国家级精品课《土力学》教学实验工作27年。讲授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高等土力学》教学实验10年。在教学中业务熟练,讲解认真到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实验技术骨干负责和参加数十项各种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