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orry this project doesn't work properly without JavaScript enabled. Please enable it to continue.
欢迎来到在线教学平台
首页 - 课程列表 - 课程详情
法医临床学
课程类型:选修课
发布时间:2022-01-20 17:29:24
主讲教师:邓振华
课程来源:四川大学
建议学分:3.00分
课程编码:xtzx1889

邓振华,教授,主任法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法医学会常务理事和法医临床专业组组长,司法部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司法厅司法鉴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级、公安部以及省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规划教材《法医临床学》(第5版)副主编,主持起草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性侵害案件法医临床学检查指南》(GA/T 1194-2014)、《法医学关节活动度检验规范》(GA/T 1661-2019),主持编写多部法医学专著。陈晓刚,法医学博士,主要从事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的教学、科研及司法鉴定。现任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法医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江经济带司法鉴定教育培训讲师团成员。参编法医学教材及专著5部,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法医学关节活动度检验规范》(GA/T 1661-2019)、《性侵害案件法医临床学检查指南》(GA/T 1194-2014)、《新生儿尸体检验》(GA/T 151-2019)、《道路交通事故尸体检验》(GA/T 268-2019)。刘渊,法医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后,四川大学优秀教师,资深法医临床学鉴定人。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副教授。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SCI论文40多篇。云利兵, 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入学于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本科专业,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获法医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2010年获法医学博士学位,2012年和2018年分别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访问学习。现任法医病理学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法医临床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公安局科技专家。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和法医临床学的教学、科研及司法鉴定。研究方向为法医病理学和法医微生物学。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和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同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研究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目前已在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gene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等法医学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编写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法医临床学》、以及《医疗损害防范手册》、《中国现代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国际比较》、《法医DNA分型专论:方法学》、《司法鉴定/法庭 科学认可评价体系汇编》等多部专著。参与发明专利2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新生儿尸体检验规范》的修订工作。 李媛,女,1989年8月出生,2019年获四川大学法医学博士学位,2018年-2019年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2019年至今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学院助理研究员、四川大学智慧法治超前部署学科研究人员。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公安部 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大量法医临床以及医疗纠纷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在法医学专业外文杂志上发表多篇中国医疗过错鉴定相关的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为:医事法学、法医人类学。刘媛媛,口腔医学博士。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放射专委会青年委员兼工作秘书,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口腔影像技术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口腔放射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口腔遗传病专委会委员。多次参与口腔影像诊断规范、教材及相关书籍的编写,并发表口腔影像诊断相关中英文论文数十篇。顾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考入原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2003年毕业后免试推荐就读本校研究生,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法医学系担任讲师,2011年至今在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精神病学教研室从事鉴定、教学与研究工作。2014年至2015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精神医学系访问学习。 主讲法医精神病学和法律心理学课程,在国内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规划教材《法医精神病学》(第4版)、《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等多部著作的编写、翻译工作,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校青年启动基金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数项。研究领域包括:颅脑损伤与精神鉴定,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等。 邱丽蓉,2016级法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骨损伤的法医影像学,发表论文《术中遗留异物的法院判决案例研究》等。毕业课题是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不同时间对肋骨骨折诊断价值研究。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公安部行业标准《法庭科学关节活动度法医学检测规范》的编制工作,参与书籍《法医影像学》的编写工作。参加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课题“应用多元影像技术测量全下肢与骨盆建立国人身高推算模型”等课题。


陈晓刚,法医学博士,主要从事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的教学、科研及司法鉴定。现任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法医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江经济带司法鉴定教育培训讲师团成员。参编法医学教材及专著5部,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法医学关节活动度检验规范》(GA/T 1661-2019)、《性侵害案件法医临床学检查指南》(GA/T 1194-2014)、《新生儿尸体检验》(GA/T 151-2019)、《道路交通事故尸体检验》(GA/T 268-2019)。


刘渊,法医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后,四川大学优秀教师,资深法医临床学鉴定人。


张奎   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副教授。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SCI论文40多篇。


云利兵, 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入学于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本科专业,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获法医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2010年获法医学博士学位,2012年和2018年分别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访问学习。现任法医病理学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法医临床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公安局科技专家。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和法医临床学的教学、科研及司法鉴定。研究方向为法医病理学和法医微生物学。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和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同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研究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目前已在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gene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等法医学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编写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法医临床学》、以及《医疗损害防范手册》、《中国现代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国际比较》、《法医DNA分型专论:方法学》、《司法鉴定/法庭 科学认可评价体系汇编》等多部专著。参与发明专利2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新生儿尸体检验规范》的修订工作。  


李媛,女,1989年8月出生,2019年获四川大学法医学博士学位,2018年-2019年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2019年至今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学院助理研究员、四川大学智慧法治超前部署学科研究人员。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公安部 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大量法医临床以及医疗纠纷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在法医学专业外文杂志上发表多篇中国医疗过错鉴定相关的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为:医事法学、法医人类学。


刘媛媛,口腔医学博士。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放射专委会青年委员兼工作秘书,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口腔影像技术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口腔放射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口腔遗传病专委会委员。多次参与口腔影像诊断规范、教材及相关书籍的编写,并发表口腔影像诊断相关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顾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考入原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2003年毕业后免试推荐就读本校研究生,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法医学系担任讲师,2011年至今在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精神病学教研室从事鉴定、教学与研究工作。2014年至2015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精神医学系访问学习。 主讲法医精神病学和法律心理学课程,在国内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规划教材《法医精神病学》(第4版)、《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等多部著作的编写、翻译工作,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校青年启动基金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数项。研究领域包括:颅脑损伤与精神鉴定,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等。 


邱丽蓉,2016级法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骨损伤的法医影像学,发表论文《术中遗留异物的法院判决案例研究》等。毕业课题是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不同时间对肋骨骨折诊断价值研究。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公安部行业标准《法庭科学关节活动度法医学检测规范》的编制工作,参与书籍《法医影像学》的编写工作。参加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课题“应用多元影像技术测量全下肢与骨盆建立国人身高推算模型”等课题。